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七十六章 山*東地震(八)(2/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580更新時間:2019-02-06 01:12:22

    以往當地人隻能種植一些豆子、蔬菜什麽的,利用率較低,嚴重影響了糧食產量。但在李過時代便從東岸引進了適應東方氣候的土豆(穿越時的土豆本就適應東方氣候)、紅薯等美洲作物之後,很多土地便也被利用上了,這極大提高了左營轄區的糧食產量,進而提高了控製區的人口數量,使得其能夠支持一支數量較多的兵馬的長期作戰,雖然仍然需要從外界輸入不少糧食和其他物資。

    不過,雖然引進了外來農作物,將以前很多無法利用的土地也給利用上了,但左營轄區大部分州縣的百姓的日常生活仍然是不甚寬裕的,甚至可以是艱苦的。畢竟,供養九萬多大軍(含賀珍父子率領的近二萬人)的開銷是極為驚人的,當年中唐藩鎮割據時代田承嗣的魏博鎮二十餘縣,最初不過才養兵八萬,後來看百姓實在難以支撐才裁撤到了四萬,由此可見養兵的艱難。

    鄖陽府、夔州府被順軍控製的不過十多個州縣,土地、人口都及不上地處華北平原的魏博鎮,就算生產力比那時高也高得有限,故即便在大量引種了土豆、紅薯、玉米之後,以當地數十萬人口的規模委實難以支撐,故劉忠貴、賀珍這個武裝集團還是極為仰賴長沙朝廷的支援的,或許這也是他們多年來並無絲毫反意的原因吧——當然了,從外地協餉是一回事,自己的屯墾又是另一回事,劉、賀武裝集團轄下的九萬多大軍,倒有過一半被劃為了後備軍,平日裏除出操訓練外,也得種地開荒,一如古時的軍屯,以減輕糧食物資的消耗。

    郭普夏一路行來,經順軍控製的建始、巫山、大昌諸縣,感覺當地百姓的生活確實比較艱難,麵有菜色、瘦弱不堪的人那是隨處可見。據隨行的順軍左營老兵介紹,隔壁吳三桂的轄區內對百姓的壓榨也很酷烈,大家的日子彼此彼此,撐死了順軍這邊稍難一些罷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估計大差不離吧。

    因為,郭普夏也隱隱聽,北京的少年子康熙最近頻頻詔,督促吳三桂整頓兵馬,力圖在南方有所突破。不然的話,整日裏待在川中,盡拿些“大破賊軍,斬數十”之類的捷報糊弄人,然後大肆要錢要糧要械,像個什麽話?當朝廷是傻子麽!

    因此,吳三桂這個老烏龜最近也有些扛不住了,打算動彈一下。而且,他年紀也大了,對虛名一類的東西追求日甚,聽康熙許諾一旦攻下雲貴,將會把雲貴川三省都交予其管轄,並且恢複平西王的爵位。如此厚賞,令吳三桂頗有些動容,畢竟多年來他追求的可不就是割據一方,稱孤道寡麽?

    至於造反稱帝,那就是個笑話,吳三桂本人其實是沒什麽這方麵的意思的,曆史上若不是康熙逼得太急,不給“老幹部”麵子,他吳三桂又何嚐會造反呢?更何況,現在的清廷,雖然未能一統下,但還是足夠強大的,吳三桂也無把握能夠擊敗號稱擁有百萬軍隊的滿清朝廷,即便這會連年遭災,水旱煌震頻,但屯駐在南京、襄陽、陝甘一帶的諸多精銳兵馬都未曾輕動,吳三桂實在沒信心能與滿清朝廷正麵相持。所以,不如做個逍遙的平西王更為自在,前提是康熙皇帝真的能夠信守承諾,而自己也能建立得過去的功勳。

    基於這個考慮,從去年下半年秋收後,吳三桂便在川中大肆派捐課稅、征募兵員、籌集糧草、打製軍器,為戰爭做好充足的準備,這令他的鄰居們都大為緊張。據悉,吳三桂本有五萬人馬,其中頗多當年遼東的老底子——多來自寧遠本部及吞並的山海關總兵高第的兵馬,後來又借故吞並了不少南下支援川中的陝甘綠營,整體較為善戰——裝備不錯、士氣不低,戰鬥力還是很可觀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