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十八章 新發展、新機會(四)(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6544更新時間:2019-02-06 01:14:33

    要知道,這可不像“阿穆爾河”級淺水炮艇那種淺吃水的類平底船,而是實打實的正常船型的,吃水不會低於兩米。這都能跑上十幾二十節的速度,那還不是得飛起啊!當然以目前木殼船的船體強度,肯定是無法長期支撐這麽高的航速的。這種高航速對船體結構強度的要求非常高,非得是鐵船才有可能承受得住,不然還是不要想了,老老實實玩“大力水手”係列吧,蒸汽輪機太超前了。

    但造鐵船又何其難也!先不談其對鋼鐵的巨量消耗,但就鐵船船板的鑄造、軋製,就不是鐵嶺重工聯合體、平安煤鋼聯合體這類東岸骨幹冶金、製造企業能拿下的。這需要他們設計全新的生產線,尤其是軋鋼線,以確保能夠軋製出合格的船用板材來。

    而除了這些鋼鐵行業的問題外,船板如果固定連接也是一大難題,是鉚接呢還是焊接呢?看起來無論哪一樣都不是眼前的東岸人能夠搞定的,因為這又是一個科技樹、又是一連串的技能點了,需要投入不少資金和大量人力來攻關,總之一切並不容易。

    綜上所述,目前“海馬-1”型蒸汽輪機就和東岸電力公司手頭的不少技術一樣,隻能作為技術儲備藏在“深閨”內,無法到大庭廣眾之下公開進行商業化運作。類似的東西其實很多研發能力不錯的國營大廠手裏還有不少,很多都已申請了專利,但都出於種種原因而隻能束之高閣,繼續躺在保險櫃裏,直到有一被人想起,然後重新拿出來進行修改,然後展開商業化運作。

    全蒸汽動力船隻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現在這項事業已經看到了成功的曙光,大行其道的年代似乎就快要到來,這對於雪峰湖船廠和黑山工業公司來是重大利好。想想看吧,當“定軍山”號鳴著汽笛從拉普拉塔河口附近出發,然後一路向東直接抵達河中地區的大圓港時,該是多麽地轟動啊!要知道,他們這可是直航,而不像傳統風帆船和機帆船那樣,需要先向南航行老長一段距離,尋找到西風及東去的洋流,然後才能順著抵達南部非洲;從南非返回東岸本土也一樣,需要先順著本格拉寒流北上,然後在幾內亞灣一帶尋找東風和洋流,橫渡大西洋到東屬巴西的交河港,最後再沿著海岸線南下抵達出發地,同樣需要繞一個大圈,既費時又危險。

    但全蒸汽動力船隻不需要這麽麻煩!1686年1月15日,“定軍山”號從青島港出發,然後一路向東,最終於1687年1月7日抵達了南非西海岸。全程隻耗費了大概二十多的時間,非常驚人。全蒸汽動力船隻的直航,就是這麽任性,足以讓所有風帆船都淚流滿麵!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