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二十五章 政策轉向?(2/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036更新時間:2019-02-06 01:15:35

    現在的張、李二人,不但名下產業頗為可觀,這人脈關係也是遍布各省,甚至就連沙頭市、襄陽等地的清國人那邊,都有認識的人。此外,他們手裏掌握著國內茶葉、藥材、紡織品、糧食等大宗商品的出口渠道,以及許多隻有東國人才有的商品的進口渠道,這是他們致富發達的最主要因素,也是他們在順國屹立不倒至今的最主要依仗。

    麵見劉奇後,資產較多的李難先先發言,他正式向劉奇提出了請求經營川中茶葉的意思,並願意為此報銷軍需二萬元——不是順國自己鑄造的順洋,而是成色十足的東岸銀元。而且,為了服劉奇,他還用篤定的語氣表示,他會想辦法從東國人那裏進口到製茶及運輸設備,尤其是後者,對於降低成本有不作用。

    或許有人會問,你李難先想做四川的茶葉生意直接做就是了,為何還要給幕府捐錢呢?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四川幕府為了籌集軍費,給轄區內的大商人們下令,必須報效軍需若幹銀子後才能從事某個行業的生意,相當於就是買個許可證了。李難先因為名聲在外,因此大出血了兩萬銀元,才獲得了入川經營茶場、焙茶作坊及對外貿易的資格,起來也是非常坑的,但這是如今中國大陸(不論清國、順國還是明國)的大商人們做生意繞不開的坎,他們甚至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劉奇對李難先給出的兩萬銀元的報價有些不是很滿意,但他清楚差不多隻能這樣了,再多的話過猶不及。李難先這個人,現在經營著大發永航運字號,雖然主要做湖北那邊的生意,但未來也是有可能擴展到川中的,這對四川幕府的意義很大。畢竟,他們辟處內陸,對外交通始終是個大難題,如果大發永能給他們解決這個方麵的麻煩的話,倒真的是幫了大忙了。

    另外,李難先身上的東岸背景也始終讓劉奇有些忌憚。作為大順國內的一個半割據政權,四川幕府一直很注意維係與東岸的關係。當初因為南征明朝而導致的兩國關係交惡,四川幕府也沒有為難轄區內的東岸人,不但好酒好菜招待了一番,同時還派兵沿途互送出境,商站內的禮物也都花錢買下了,不讓東岸人遭受大的損失。

    從這些舉措就可以看出,他們不想也不敢得罪東岸人,他們發展經濟所需的機器,發展軍需所需的武器軍資,都要從東岸人那裏購買。因此,作為東岸買辦的李難先,在劉奇眼裏也就屬於需要慎重對待的人了,而不是川中其他那些可以隨意揉捏的商人,兩者完全不是一個層級的。因此這會他在考慮再三後,最終認可了李難先提出的兩萬元的捐款,當然這還需要劉大帥的批準,但劉奇認為問題不大。

    與李難先類似,張紹宗想涉足四川的生絲、錦緞生意。成都古稱“錦官城”,速來以精美的絲綢製品聞名,行銷整個川中及周邊數省。東岸文化根植於中華文明,自然對這些東西也十分熱衷了,一匹辣子成都的錦緞,在寧波和登萊的售價並不比蘇杭的低多少,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隻可惜劉忠貴占領四川後,因為忙於東征西討的緣故,四川的錦緞出口量並沒有多明顯的增長,甚至還因為賦稅過重、治理不善的關係而略有下降,與蓬勃發展的蘇杭織錦產生了鮮明的對比。有鑒於此,在與黃伯超的合資紡織廠走上正軌後,張紹宗這位大買辦打算開始豐富自己的產品線,即增加綢緞的出口。在這方麵,基礎不錯的四川無疑是最好的投資地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