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阿Q正傳》的成因(3/3)

作者:魯迅字數:6014更新時間:2019-07-26 00:39:41

    但阿Q自然還可以有各種別樣的結果,不過這不是我所知道的事。

    先前,我覺得我很有寫得“太過”的地方,近來卻不這樣想了。中國現在的事,即使如實描寫,在別國的人們,或將來的好中國的人們看來,也都會覺得grotesk。我常常假想一件事,自以為這是想得太奇怪了;但倘遇到相類似的事實,卻往往更奇怪。在這事實發生以前,以我的淺見寡識,是萬萬想不到的。

    大約一個多月以前,這裏槍斃一個強盜,兩個穿短衣的人各拿手槍,一共打了七槍。不知道是打了不死呢,還是死了仍然打,所以要打得這麽多。當時我便對我的一群少年同學們發感慨,說:這是民國初年初用槍斃的時候的情形;現在隔了十多年,應該進步些,無須給死者這麽多的苦痛。北京就不然,犯人未到刑場,刑吏就從後腦一槍,結果了性命,本人還來不及知道已經死了呢。所以北京究竟是“首善之區”,便是死刑,也比外省的好得遠。

    但是前幾天看見十一月二十三日的北京《世界日報》,又知道我的話並不的確了,那第六版上有一條新聞,題目是《杜小拴子刀鍘而死》,共分五節,現在撮錄一節在下麵——

    杜小拴子刀鍘餘人槍斃  先時,衛戍司令部因為從了毅軍各兵士的請求,決定用“梟首刑”,所以杜等不曾到場以前,刑場已預備好了鍘草大刀一把了。刀是長形的,下邊是木底,中縫有厚大而銳利的刀一把,刀下頭有一孔,橫嵌木上,可以上下的活動,杜等四人入刑場之後,由招撫的兵士把杜等架下刑車,就叫他們臉衝北,對著已備好的刑桌前站著。……杜並沒有跪,有外右五區的某巡官去問杜:要人把著不要?杜就笑而不答,後來就自己跑到刀前,自己睡在刀上,仰麵受刑,先時行刑兵已將刀抬起,杜枕到適宜的地方後,行刑兵就合眼猛力一鍘,杜的身首,就不在一處了。當時血出極多。在旁邊跪等槍決的宋振山等三人,也各偷眼去看,中有趙振一名,身上還發起顫來。後由某排長拿手槍站在宋等的後麵,先斃宋振山,後斃李有三趙振,每人都是一槍斃命。先時,被害程步墀的兩個兒子忠智忠信,都在場觀看,放聲大哭,到各人執刑之後,去大喊:爸!媽呀!你的仇已報了!我們怎麽辦哪?聽的人都非常難過,後來由家族引導著回家去了。

    假如有一個天才,真感著時代的心搏,在十一月二十二日發表出記敘這樣情景的小說來,我想,許多讀者一定以為是說著包龍圖爺爺時代的事,在西曆十一世紀,和我們相差將有九百年。

    這真是怎麽好……

    至於《阿Q正傳》的譯本,我隻看見過兩種。法文的登在八月份的《歐羅巴》上,還止三分之一,是有刪節的。英文的似乎譯得很懇切,但我不懂英文,不能說什麽。隻是偶然看見還有可以商榷的兩處:一是“三百大錢九二串”當譯為“三百大錢,以九十二文作為一百”的意思;二是“柿油黨”不如譯音,因為原是“自由黨”,鄉下人不能懂,便訛成他們能懂的“柿油黨”了。

    十二月三日,在廈門寫。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