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章 虛空處見道(一)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2756更新時間:2019-08-06 19:10:11
["第四章  虛空處見道 道盅,而用之又弗盈也。淵嗬,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嗬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也,象帝之先。 這一章是對道的描述,這種描述事物的方式被古人成為「象」。 古人經常用人們能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來描述一些抽象的概念,讓人們對這些概念產生一種直接的感官感受,以增強對它的理解。就拿《易經》來講吧,每一卦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象辭,乾卦的象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卦講的是什麽?映射了什麽樣的事物,有人可能並不知道,但如果我們占卜的時候抽到這一卦,即便不懂得占卜,看了這句象辭也會懂得,不管目前的形勢有多惡劣,我們都應該繼續努力,永不言棄。古人就是這樣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幾個字,把乾卦的形象活脫脫地勾畫到人們的腦子裏了,雖然人們仍然看不到它,但對它的感覺卻很是真切。 這一章就是老子用這樣的方式對道象進行的描繪,他試圖用白描的手法,在我們的腦子裏勾勒出一幅道的圖畫來。 1。道盅,而用之又弗盈也。淵嗬,似萬物之宗 道就像一隻盅,一隻怎麽也注不滿水的盅:它深不可測,無論如何你都注不滿。 什麽是「盅」?根據《說文》,器虛為盅,一件器物隻有中空時,我們才可以往裏注東西。 「盈」與盅相對,意思是滿。器物一旦滿了,就再也無法往裏裝東西了。 「道盅,而用之又弗盈」的意思是,道就像一個很大很大的器物,怎麽也注不滿,如同深淵一樣,是眾流匯聚之地。老子用這個比喻來描述道象,告訴人們,道廣大深遠,無所不包而又用之不竭。 有的版本把這句話作「道衝,而用之或不盡」。衝,湧搖也——《說文》,描述的是水不斷冒出來的那種樣子。 我認為在這一章裏,這句話做「道衝,而用之或不盡」更合適,意思是道就像那從地下不斷湧出的水流一樣,無論怎麽用都用不盡。這樣,與下麵的「淵嗬,似萬物之宗」可以非常恰當地銜接到一起,而且與《道德經》對道的詮釋完全吻合。湧搖不斷的水流,像用不盡的道,而水又是萬物生存須臾不可離的東西,所以說它像「萬物之宗」,《道德經》要闡述的恰恰就是道為天地眾生之宗。 帛書甲本的這句話隻有「盈也」兩個字,乙本是「道衝,而用之有(「又」的通假字)弗盈也」。大家仔細研究可以發現,「盈」的篆體和「盡」的篆體有些相像,所以帛書乙本的這個字非常可能是「盡」而不是盈。 當然,這句話做「道盅」也完全講得通,古人經常用器來比喻事物。如果做「道盅」,後麵必須是「弗盈」,這樣意思才相配,意思是道就像一個總是空著的器,無論如何都裝不滿,隨便你怎麽用都可以。 值得慶幸的是,無論是道衝還是道盅,並不影響我們對這句話的理解。 《道德經》中所講的道,是道中之道,就像幾何學裏的定理公理,無論你用它來解多少道題,無論這些題目有怎樣的差異,都不會改變定理本身,也不會影響它分毫。所以「道盅」也好,「道衝」也好,「不盈」也好,「不盡」也好,都可以把道的這一屬性很恰當地傳達給我們。 「淵嗬,似萬物之宗」,「淵」在此是深的意思,深不可測,無論如何注不滿,是萬水之宗,老子用它來做比喻,就是告訴人們道就像那隻永遠也注不滿的盅一樣,像萬水之宗的深淵一樣,是天下萬事萬物所應遵循的最根本的東西。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