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章 不與眾人同(六)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2778更新時間:2023-10-26 02:45:45
[\"5.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以俚 「眾人皆有以」,指的前麵所述普通人的種種追求與表現,通過這些表現我們可以發現,大家都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生活目標。 王弼認為「以」是「用」的意思,指眾人「皆有所施用也」。這種理解是對還是錯很難講,我認為「以」在這裏就是指前麵所述眾人種種之表現,從喜歡「享大牢」、「春登台」開始,到「察察」「昭昭」,這些都是「有以」的表現。 相對於眾人的「有以」,「我」則「獨頑以俚」。 「以」是「似」之誤,小篆這兩個字就差一人字旁,說它們是通假字也可,「眾人皆有似」指的是眾人種種精明之狀。 不管怎麽說吧,意思都差不多,隻是理解上順暢不順暢的事情。 「我獨頑以俚」,「我」指欲從道之人;「頑」的本意是難以劈開的囫圇木頭,這是非常讓木匠頭疼的事情,此處「頑」延伸出不開竅,沒用,糊塗的意思;「俚」字從「人」從「裏」,「裏」是古代的行政單位,有說以二十五家為一裏的,也有說以七十二家為一裏的(可能是各諸侯國標準不一樣的緣故,以至於造成了這種現象),不管多少家為一裏,都說明「裏」是一不大的民居單位,「俚」因此就有了來自小地方的人的那種意思。《說文》解釋這個字時說:「俚,聊也。」意思是得過且過,湊湊合合,沒有遠大的誌向的意思。「俚」在帛書乙本作「鄙」,「鄙」在古代也是行政單位,五百家為一鄙,它在此處的含義跟「俚」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指邊遠地方、傻傻忽忽、稀裏糊塗、胸無大誌、得過且過、沒有啥追求的那種人,相當於現在說某人是鄉下的傻蛋一類的意思。 「我獨頑以俚」的意思就是「我」看起來蠢得就像一個沒有見識的傻瓜,一個傻乎乎的土包子。當然,這不是說「我」真的就是一個鄉巴佬,而是指「我」與眾人不一樣,給人的感覺象是個沒有追求的傻子,「饗大牢」「春登台」這些在別人眼裏追都追不到手的東西,「我」卻不當回事情。這是「善為道者」以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反省自己,得出的結論。 為什麽「我」會這樣?因為「我」有了更高的追求:我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我」不想跟大家一樣,大家的那種精明,那種追求,在「我」眼裏才是渾渾噩噩,「我」要追求的是道,故曰「貴食母」。 「母」指道,道為萬物之母。《道德經》第六章曾說「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牝是母性的生育器官,玄牝之門為天地根,說的是道生一切,連天地都得順道才能有。 「我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算是對本章所述的一個總結,「食母」就是以道而生,道於我們,就如母親和盒子,小孩食母乳,將母乳化為自身的營養。「貴食母」就是貴道,「我」之所以有上述異於眾人之表現,是因為我心早已向道。 注: ①王弼本本章作:絕學無憂。唯之於阿,相去幾何?善之於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飄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上卷,頁46至48。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