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二章 畫蛇莫添足(二)

作者:狼心蒼蒼字數:2716更新時間:2023-10-26 02:45:45
[\"2.其在道,若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裕者弗居 「餘食」,多餘出的食品,一個人一旦填飽了肚子,再多的食品都沒啥用。如果有人在飯桌上,已經吃飽了,還硬往肚子裏塞,你會是怎麽一個看法?他自己遭不遭罪?那些自誇、自矜的行為,從道的角度,在得道人看來,就像一個填飽了肚子的人,還在貪婪地往嘴巴裏塞個沒完。當年法國的貴族們就幹過這麽一處,法國美食天下有名,但一個人飯量再大也有飽的時候,怎麽才能既別撐著,又能不斷享用美味呢?答案是嚼嚼吐掉,肚子永遠不會飽,一直處在對美味渴求的狀態。在這方麵,法國貴族的做法,不得不讓我們感歎,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贅行」,多餘的行為。與之相關的一個比較經典的故事是畫蛇添足,明明蛇已經畫好了,非要在蛇身子下麵再畫上幾條腿不可,多勞而無功。 「若餘食贅行」說的就是這樣的意思。 「物或惡之」是一種比較委婉的說法,直接的說法是大家都不喜歡那些餘食贅行的做法。 「故有裕者弗居」,這句話帛書甲本本作「故有欲者弗居」,可能是高明先生覺得老子一直在強調有權有勢的人要克製私欲,這兒不可能出現「有欲者弗居」這樣的觀點(因為從上下文來看,「弗居」應該是懂道人的表現)。所以,他人認為「有欲者」在這裏應該是「有裕者」,並考證「裕」有「道」的意思,「有欲者」實際就是指有道者。像高明先生這幺理解是可以的,王弼、河上公等著名的世傳本子,都直接作「故有道者不處」。 不過,我覺得做「有欲者」也完全講得通,「其在道,若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裕者弗居」的意思是,這樣的行為,就像餘食贅行一樣,誰都感覺討厭,所以有欲者也不會去做。有欲者都不會做,何況得道者呢? 對於上述觀點,有些人可能會感覺擔心、憋屈:萬一自己幹了一件好事,別人不知道咋辦?這種事情完全是可能的,如果有人偶爾做好一件事情,卻希望全天下人都知道,這似乎也不大可能。但如果他一直把該做的事情做得很好,別人看不到就奇怪了。 老子強調有功要弗居不是主張人們有了成績也說是別人的,做件好事還非搞得神神秘秘的不可,連個名字都不肯留,認為這樣就高尚了。老子的本旨是要那些執政者不要以功為意,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該做的事情上,不要成天琢磨著怎麽才能讓老百姓知道自己做了啥好事,靠宣傳的手段欺騙民眾是一種非常卑劣的行為。你成天想著怎麽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想著還有那些事情沒有做好,人們自然不會忽視你為大家做的一切,要不老子怎麽說「不以其無私與?故能成其私」? 注: ①本章王弼本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視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上卷,頁60至61。 ②關於這一章,孔子有一段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迪,這段話被記錄在《禮記·表記》之中,是這樣說的:「先王諡以尊名,節以壹惠,恥名之浮於行也。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處情;過行弗率,以求處厚;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賢。是故君子雖自卑,而民敬尊之。」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