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三、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作用(1/2)

作者:王迅字數:4010更新時間:2019-09-21 01:39:08

    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比較高,與人們的生活關係比較密切,這種情況反映了人們對蛇的態度和情感,體現了中國自古以來的人蛇關係中人蛇相容的一麵。

    在人與蛇的鬥爭中,人們斬蛇、打蛇、防蛇、避蛇、忌蛇、咒蛇,同時也取蛇一身之寶而用之。因為人與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容,所以人們有時在不傷害蛇的情況下對蛇加以利用。養蛇滅鼠、弄蛇為樂、取蛇蛻製藥、仿蛇的形態和花紋美化生活、以蛇為藝術創作題材等都屬於這一類利用。

    當蛇崇拜的風習流行時,信奉蛇神者會避免與自然界的蛇相衝突,打蛇、殺蛇的現象會有所減少。這樣,人蛇關係就比較和諧,蛇的本性雖不會由此改變,但人們的打蛇、殺蛇之舉可以改為防蛇、避蛇。

    殺蛇的禁忌古已有之,張耒有“巳月不殺蛇,昔賢有遺告”的詩句即為一證。另外,佛教五戒中的第一戒就是“不殺生”,道教老君二十七戒中也有“勿殺生”。在佛道兩教流行的歲月中,善男信女不僅“巳月不殺蛇”,平時也避免對蛇的傷害,甚至將別人捕到的蛇買來放生,任其回歸大自然。

    現在,有些省份和地區也時有組織將蛇放生的活動,這些活動已經與宗教、迷信無關,完全是從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保護動物資源等方麵考慮而組織的。不過,這些活動能夠順利組織和進行,也應該與我們的文化傳統、民間習俗有一定關係。古今放蛇的活動目的雖然不同,但形式有相似之處,效果基本一致,現代人對於這種與傳統風習有相似性的活動比較容易接受。這樣,盡管捕蛇的經濟收入相當可觀,但護蛇、放蛇的活動仍不斷進行,使自然環境得到某些改善。

    生物是構成環境的基本要素,蛇是生物鏈中重要的一環。蛇類與人長期共處,對蛇的濫捕濫殺,會破壞生態平衡,影響人們的生存環境。對蛇的保護,也是對環境的愛護,是人與自然相和諧的一個方麵。而且,蛇又具有經濟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因此,愛蛇、護蛇對於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環境、合理利用生物資源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毒蛇對人的生存有威脅,因此在人與動物的關係中,人蛇關係很不容易妥善處理。這個關係處理得比較好,反映了一種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能力。對蛇的保護和比較合理的利用,使蛇能夠對中國傳統文化發揮較大的物質作用。

    另一方麵,由於中國古代先民對蛇的特點、習性有較深的了解,對蛇懷有一定的好感,並且有崇蛇、敬蛇的風習,所以精神文化領域中也常有蛇的“參與”,在這裏,蛇被抽象化、藝術化、神化或人化。

    在蛇的原形基礎上產生的龍,為中華各民族所敬奉。中國是龍的國度,今天,我們稱祖國為“東方巨龍”,把經濟的迅猛發展譽為“龍的騰飛”,稱炎黃子孫為“龍的傳人”。而作為龍的主幹的蛇,雖然從上古時期龍蛇分化之後便“退居二線”,在龍蛇並稱的詞語和十二生肖中,都排名在龍的後邊,但是原始宗教中蛇那神異和靈氣的基因,卻以龍為載體而長期存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