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節 節令養生(1/5)

作者:董漢良字數:44624更新時間:2019-09-21 06:25:48

    1.立秋插楸以防病 立秋,就是從這天算起便進入了秋季。立秋的第一個物候特征是“涼風至”,風向由偏南逐漸轉向偏北,習習涼風,一掃夏日的暑熱,給人帶來陣陣涼爽,平均溫度在28℃左右,立秋後雖然還有末伏(三伏),但已不像夏天那樣的炎熱了,氣溫已是早晚風涼中午熱。立秋之後是“處暑”,“處”有終止、躲藏之義,說明炎炎夏日到此將要結束,不冷不熱的涼爽天氣接踵而來。

    立秋,是夏秋之交的重要節氣,古時是很重視這個節氣。民間有插楸以防病的習俗。大街小巷到處可見到賣楸葉的小販,沿街叫賣,婦女、兒童爭相購買,把楸葉剪成各式花樣,插在發鬢上,以應時序。楸,是一種紫葳科落葉喬木,葉子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對瘡、癤、癰、疽有防治作用。《本草綱目》中記載:“楸,乃外科要藥,而近人少知,葛常之《韻語陽秋》雲,有人發背潰壞,百方不瘥,一醫釆楸樹葉熬之為膏,敷其外,內以雲母膏作小丸服。盡四兩,不累日而愈也。東晉範汪,名醫也,亦稱楸葉治瘡腫之功效。則楸有拔毒排膿之力可知也。”由此可見,自古以來楸葉是防治熱毒,專療瘡癰之品,用楸葉插鬢上目的,是消除因暑熱給人們帶來的熱毒,插在頭上也可隨時取用,非常方便,以求平平安安、無病無痛地進入秋天。明、清時期防病已成為民俗的重要內容。在《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立秋預日,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院中露一宿,新秋日合家飲之,謂秋後無餘暑瘧痢之疾。”它告訴我們立秋之日要貯藏好冷瓜,吃茄子之類食物,並煎香薷飲,全家飲服,以預防秋季疾病。香薷飲,由香薷、厚樸、扁豆三味藥組成。方中香薷,性味辛溫,有祛暑解表、化濕和胃之功效,為夏日祛暑之專品;厚樸,寬中理氣,化濕健脾;扁豆,健脾化濕,清暑化濁。三藥共奏祛暑化濕、解表和中的作用,以預防和治療夏秋之際的各種暑熱感冒及時行疫病,如暑濕瀉痢,寒熱頭痛,寒濕食滯,口苦苔膩等。此方藥簡功專,為夏秋之際常用方,也可作為預防藥服用。

    立秋是告訴人們夏天的結束,但夏日的暑熱之氣尚未完全散盡,餘邪未盡,伏暑尚存,所以防止熱毒仍不能放鬆。古人為了提醒大家立秋的到來,從宮廷到民間都要舉行“報秋”儀式,在宋代《夢梁錄》中記載:立秋這一天太史局委派官吏在禁廷內,把栽在盆裏的梧桐樹移到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吏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樹葉要應聲落下一兩片,以寓報秋之意。立秋插楸葉也是一種報秋的習俗。到了元代,立秋之日報秋之民俗仍然存在,隻是把插楸葉改成了簪紅葉。在《析津誌輯佚》中記載,“太史奏某日立秋,乃摘紅葉。涓日張燕侍臣進紅葉。秋日,三官太子諸王共慶此會,上亦簪紅葉於帽,張樂大燕,名壓節序”。這裏說明了當時宮廷中重視立秋的種種儀式。

    預防秋季的疾病,除了清暑化濕,潤燥養陰以外,就要開始秋季進補,因為天氣轉涼爽了,秋高氣爽,食欲也開始好轉,而主要的是秋季多補品,如堅果(核桃、花生、栗子)、大棗、龍眼肉、荔枝、蓮藕等都到收獲的季節,還有大量的秋季水果上市,這些食物都對人體有很好的補養作用。還有雞鴨魚肉蛋等也大量上市,而質量也比夏天的要好。還有蟹的上市是秋季食補中的一大特色,所謂秋天是“菊黃蟹肥”時,所以在深秋季節,吃蟹是一種補養身體重要方法。一般小孩子,發育不良,麵黃肌瘦,可選擇大閘蟹(150克以上)一周內吃2~3隻,有助長身體的作用。筆者常推薦給病家,效果很好。

    秋令進補,即在立秋之日起開始進行食補,民間俗稱“貼秋膘”,在進補的時候要注意秋季的氣候特點,這就要注意一個“燥”字,不能妄用溫補或燥熱之品。一般要做到以下幾條:①以流質為主的補食。常熬成粥、羹、湯、糊、汁、液之類的補食,如鴨、雞、鴿燉湯,蓮子、百合、大棗、薏苡仁熬粥,芝麻糊、山藥糊等。②多選養陰生津之品。養陰生津,以清暑熱和秋燥,可用西瓜、梨、甲魚、烏龜、蚌、螺螄、兔肉等做菜或做點心服用。③常吃新鮮蔬菜、水果。秋季是果蔬最多的季節,這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保健食品,我們要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在前麵“秋天水果如何吃”中已作介紹,可溫故而知新。④防止燥熱的幹擾。在初秋要注意夏熱的餘邪未清,帶來溫燥;在深秋要防止涼燥的侵犯,一旦出現溫燥或涼燥的症狀,不要盲目進補,需清燥熱之後再議進補,這點必須時刻留意。⑤掌握“無虛不補”的原則。秋高氣爽,氣候宜人,精神抖擻,食欲大振,雖是進補之時,但由於人們對健康的要求更高,重視進補,或無虛也補,出現盲目進補的誤區,因此最好請醫生辨證後再補,尤其秋果多厚味、陰膩,盲目食用常易礙胃傷脾。

    2.處暑之時話蟋蟀“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己秋”。一陣涼風掠過發際,有如偈語醍醐灌頂。隻見枝頭黃葉翩躚於晚霞裏,若煙若嵐,若詩若仙;傍晚,夜遊的蟋蟀在鳴叫,會飛的蝙蝠在飛舞……這一切,使人們從繁忙的瑣碎中,拾起季節的記憶:秋天,已姍姍來了!

    處暑,是立秋後的節氣,“處”有終止、躲藏的意思,表示炎熱的夏季已經結束,它的平均氣溫在23℃~25℃,不冷不熱,最為適宜,許多小動物都出來活動,最常見的是蟋蟀,它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寵物,自古以來,從王宮到民間鬥蟋蟀成了秋天的競技活動。鬥蟋蟀的故事也很多,在《聊齋誌異》中也有鬥蟋蟀的故事。蟋蟀,民間又叫蛐蛐,大概是根據它的鳴叫聲而得名。而蛐蛐,其諧音正好是“處暑”,同時“處暑”這個節氣正是“蛐蛐”開始鳴叫,人們開始捉蟋蟀、鬥蟋蟀的時候。因此,“處暑”的節名,究竟有“蛐蛐”才有“處暑”,還是有“處暑”才有“蛐蛐”,不得而知,也無從查考,但處暑之時鬥蟋蟀,成為節令趣事,值得一談,老者可得到童趣,小孩而了解過去。同時,也使人們知道,除鬥蟋蟀的精神娛樂休閑外,鬥後的蟋蟀,或無用的(不會爭鬥的或雌性蟋蟀)一些蟋蟀卻是有用的中藥。

    蟋蟀,作為人們娛樂的小昆蟲可陶冶情誌,增加秋天生活的樂趣,有養性怡神之功效。無論老幼、中青年,在立秋之後,各設柵場,“將軍”薈萃,各顯身手,鬥蟋蟀不失為人們的一種樂趣。據記載,鬥蟋蟀的風俗在唐代天寶年間已經形成,當時在長安京城鬥蟋蟀成為宮廷之樂事。繼而傳至民間,直到當今每到秋天成為人們節令的點綴品。

    勇敢好鬥的蟋蟀皆為雄性蟋蟀,倘若遇到異性即變得溫情脈脈,以便讓雌蟋蟀確認它為自己的伴侶,然而蟋蟀們多同性相斥,遇到同性必進行一場殊死的格鬥,振翅鳴叫、齜牙咧嘴地向對方進攻,這種爭鬥現象,俗稱“爭雄”,此為生物之天性,因此勇敢好鬥的蟋蟀必是兩雄相爭,必有勝負。雄性的是二尾,雌性的是三尾,雌雄相遇決不相鬥,卻發出溫柔親近的鳴叫聲,好似深夜彈琴聲。人們逢處暑之後,在亂石雜草叢中捉得幾隻蟋蟀,相互比試比試,聽聽它們的鳴叫,得到精神上的快樂,無疑有益健康。但它的更大作用是蟋蟀的藥用。它是治病良藥。在魯迅先生的著作中,有蟋蟀治療魯迅先生父親臌脹病的故事呢!

    鬥蟋蟀之後,蟋蟀多自然死亡,幹燥的蟋蟀屍體,中藥稱為將軍幹。蟋蟀有利尿消腫之功效,而且其利水之功又很峻烈,性如“將軍”之猛烈,故中藥學中給它取了“將軍幹”的名字。醫生們也很少用其真名“蟋蟀”。

    蟋蟀治療晚期肝硬化腹水,為常用、對症之佳品,當今複方蟾蜍膠囊,就是以蟋蟀為主,為利水退腫專治肝硬化的中成藥。其組方:蟾蜍8克,蟋蟀2克,螻蛄2克,地龍1克,分別焙幹研細,調勻,分裝40丸,每日4次,每次2粒。有較明顯的利水退腫的效果。

    慢性腎炎水腫明顯者,用焙蟋蟀、炙螻蛄(去頭、足、翅)各30隻,共研細末,分作30包,用黃芪15~30克水煎送服,每日3次,每次1包。此方攻補兼施,效果甚好。

    蟋蟀除了利水消腫外,還有治療難產、宮縮無力的作用,取炙蟋蟀1對,研細末,溫開水送服,比用縮宮素安全、緩和。男子陽痿不舉,用蟋蟀1對,淫羊藿15克,鎖陽10克,淡蓯蓉10克,紫河車5克(研吞),甘草5克,水煎服。有助陽益腎之功效。所以,區區小蟲,玩樂之餘,不可丟棄,作為藥用,其功匪淺。

    3.白露時節談裸露 民間有句俗諺“白露身不露”,這句話一直指標著白露節氣的特色。白露,為二十四節氣中的“八月節”,而立秋為“七月節”,中間處暑為“七月中”。因為二十四節氣把一年內太陽在黃經道上的位置和由此而引起的地麵氣候變化分為24段,每段間隔15天,也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15度角所需的時間;春分時太陽到達黃經的度數為零度,清明時為15度,穀雨時為30度,以後依順序類推。1年分為12個紀月,每個紀月分2個節氣,如農曆1月“立春”為正月節,“雨水”為正月中,前麵的為節氣,後麵的為中氣,人們習慣上把它們合稱為節氣。所以,白露為八月節的節氣,立秋為七月節的節氣。相差1個月的節氣,氣候發生較大的變化。這個變化主要是溫度的變化。立秋、處暑,說明炎炎夏日即將結束,但餘暑未清,而到了白露,氣溫明顯下降,夜間空氣中的水汽遇到寒冷則成露,因露凝而成白色,故稱“白露”,時值9月8日前後。因為氣溫起到質的變化(氣凝為露),空氣中的水汽,變成液體,主要是二個節氣即白露與寒露,變成固體是霜降,這說明夏季的暑熱徹底結束,秋涼與冬寒已經到來。所以提醒人們,不要像夏天那樣暴露自己的身體,做到身體不外露。有諺曰:“秋後十八日,河邊不能立。”這是人們長期生活中的經驗,就是說立秋之後18天,河邊風涼氣溫低,不要去站立乘涼,15日後是處暑,以後即是白露節氣了。這裏也告誡人們白露前也要注意防寒了。所以“白露身不露”成了這個節氣的養生格言。身體的裸露其實有一定的保健意義。

    (1)露身為了避暑降溫:炎炎夏日,在古代沒有降溫設施的情況下,要避暑取涼,一是利用自然的環境,如山洞、河流、森林等清涼避暑之地,居住生活。二是用扇子類的取涼工具,促使空氣流動,帶走熱量。三是入水取涼,在江、河、湖、海等水中遊泳或勞作、生活等。四是不穿或少穿衣服,促使機體散熱,也就是暴露人體的大部分,所以古代人,尤其原始社會的人們在夏天多不穿衣服(除了生殖器遮蔽外),因此夏天露身是有其悠久的曆史,直到今天,許多邊陲山區、少數民族地區、經濟落後的地區、原生態生活的地方等,都可以看到人們夏日露身的生活習慣,有的是一絲不掛,也習以為常。當今社會上,某些藝人或文化人,也主張露身,但其目的與古人大不相同,她(他)們追求的是人體美,追求的是性感美……如露臍、露胸、露背、露腹,或穿三點式等。同時,不論夏天,即使在其他季節也是采用祼露的裝束。但從保健養生的角度是背道而馳的,不值得提倡和學習。尤其秋冬季節,露身有害健康,露背、胸,肺易受寒而外感風寒;露臍、腹,脾胃易受寒而導致腹瀉等。

    (2)裸露身體調節情趣:人身穿衣服生活,除了衛生之外,也是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部分。所以,隨著社會進步,人類文明,科學發展,生活水平提高,露身的生活方式逐漸銷聲匿跡,人們追求豪華、舒適、保健的服飾。但不盡是如此,裸露身體成了精神調節的另一種方式。最近看到一則報道(2009年9月《紹興晚報》轉載):一對夫妻的裸居生活受到鄰居老人的責疑。這事發生在9月的一天,一位老人在自己陽台上鍛煉身體,突然看到對麵樓上有一中年女子裸身在家裏,過了一會兒,又見到一個裸體男子……老人見到後破口大罵“流氓”、“下流”……引起眾人的責疑。這時這位裸居的夫婦作了道歉,表示歉意,並說,“忘記了拉上窗簾”。據了解,這對夫婦是文化人,裸居是為了人體能獲得自由。有人認為,個人的隱私無須幹涉,裸居並非是“下流”或傷風敗俗。這件事說明赤身露體不一定是避暑或降溫,有的人為改變人體長期受衣服或裝飾所束縛,使心情放鬆,享受人體美的快樂。所以,對裸居無可厚非,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是個人行為和隱私,任何人不得幹涉,更不能漫罵,也不要大驚小怪,這或許也是調節情趣,放飛心情的好方法。國外出現的“裸奔”,近幾年也影響到我國,如清華、複旦大學中出現了大學生以“裸奔”來調節心態,受到社會的貶褒不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