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65 東界牧馬(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524更新時間:2019-06-30 03:07:56

    鮮卑既滅,高車南下,盡占水草豐美之地。自也繼承鮮卑衣缽。“東卻夫餘”。時下高車東界,便是扶餘西界。兩國交界。

    薊王欲請副伏羅王‘東界牧馬’,其意不言而喻。乃為牽製扶餘南下兵力。薊王向來以備不虞。雖遣孫乾出使扶餘,卻又命鄭泰出使高車。做兩手準備。

    “諸位以為如何?”老王目視帳內各部首領。

    便有泣伏利氏首領,起身言道:“我等既與薊國結盟,且薊王又重金相求,自當出兵相助。”

    吐盧氏首領亦起身附和:“趁我等南下,扶餘率眾北上,占我舊土。當出兵聲討,脅之以威。”

    “我等附議。”帳中各部首領,齊聲言道。

    “如此,各部大人,各回各部。調集所部兵馬,隨我巡視東界。”老王言道。

    “喏!”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隻需出兵,薊王所送重禮,便見者有份。大王垂垂老矣,當不久於人世。此時結好薊國,當有百利而無一害。

    待各部首領出帳,鄭泰又言道:“下臣此來,有國中名醫隨行。側妃再三叮囑,定要為大王悉心診治。”

    副伏羅老王,輕輕頷首。眸中盡是慈炯:“老獸將死,時日無多。到讓女兒掛心了。”

    鄭泰答曰:“大王老而彌堅,何必言死。來時,主公命下臣鬥膽一言:高車需後繼有人。”

    “賢婿之意,我豈不知。奈何帳中諸子,皆碌碌無為,無人能繼大位。強行推舉為王,亦無法服眾。那時,禍亂更甚。”老王言道:“倒不如待撒手人寰,各部再共舉新王。”

    “原來如此。”鄭泰緩緩點頭。

    老王又道:“帳內子孫,貴使走時,當擇數人,同返薊國。”

    “下臣,遵命。”鄭泰再拜。

    老王之意,乃是要薊王全其血脈。若副伏羅氏在新王之爭中落敗,乃至身死族滅。薊國尚有子嗣,能延續血脈。且時機成熟,薊王定會率軍北上,討伐高車。待一戰而勝,當立薊國副伏羅“侍子”為新王。

    不得不說,老王目光深遠。非,常人所及。

    高車仍是遊牧行國。而此時的扶餘,卻已向農耕轉變。

    扶餘王將原始的畜牧文明剝離,組成“四出道”外放至國境之外。反在國中,大力推行居有定所的農耕文明。按後世觀點,此舉,便是剝離所謂的“輕資產”,緊緊抓住核心權重,而將非核心,悉數“外包”或“外放”出去。

    換言之。遊牧,已非扶餘文明核心。

    目送孫乾翩然而出。

    扶餘老王尉仇台,居高下問:“諸加,以為如何?”

    牛加先行出列:“薊國乃宇內第一強國。虎踞北疆,南征北伐,未嚐一敗。三韓七十八國,百萬之眾,一戰而潰。國民被抄掠一空,國都被付之一炬。薊王先前又表二公孫,出仕遼東、樂浪郡守。便有北上之意。薊國虎狼之師,如何能擋。料想,高句麗必敗。為自保,當與高句麗趁早劃清界限,才好。”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狗加仍憤憤不平:“高句麗若滅,我等身死族滅,亦不遠矣。”

    豬加進言道:“如薊使所言,我等亦是大漢藩屬,與薊國乃‘兄弟之邦’。三韓之事,聽聞乃因馬韓辰王,擅自出兵,抄掠漢港。這才激怒薊王,出兵討伐。後辰王嘔血墜馬,薊王卻未曾歸罪。反上表請立屬國,仍令其為王。”

    42737/481497405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