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66 以稀為貴(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38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7:56

    兩家皆因薊王而興。扶餘若能如此,自當百般利好。無妨,兩家既已結好,當徐徐圖之。可恨薊王子年幼。若滿十五,可退而求其次。

    再等十餘年。待薊王百子長成。來者不拒。和親,好辦。

    孫乾誌得意滿,代主簽下國書。

    門下督鄭泰,亦功德圓滿。率尤其龐大之歸國車隊,與副伏羅王,依依惜別。

    不下萬人的高車十二部侍子與貴女車隊。在隊列中,尤其顯眼。

    先前。鄭泰已答應,擇副伏羅氏族中適齡子弟,辟禍薊國。副伏羅王,又借側妃有孕,遣族中貴女為媵妾,同往薊國朝夕陪侍。引來高車十二部,紛紛效仿。

    各遣族中侍子、貴女,同赴薊國。

    但凡族中貴女得寵,副伏羅新王之位,唾手可得也。

    試想。侍子、貴女遠涉千裏,又豈能無人服侍。於是乎,一幹隨行人等,大量充斥其中。至於隕鐵、寶石、皮毛、駿馬,更是多到難以計數。

    當真,人馬如(長)龍。

    鄭泰細想,或也無妨。範陽長安城內,足可安置。

    至於高車十二部貴女,自有披香博士穆夫人,代主公甄選。定不會有差池。心念至此,鄭泰這才安心。引隊南下,浩浩蕩蕩,奔赴薊國不提。

    春分剛過,便有國民備耕、通渠,開始新一季稻作。薊國稻作,已無需薊王操心。各級官吏,駕輕就熟,成竹在胸。便是遷往藪東的二十四國辰韓、弁韓百姓,亦在藪中老農的指點下,學習稻作。二韓,多先秦遺民,骨子裏的農耕基因,並未遺忘。正待被喚醒。藪東守樂隱,在三縣之內,廣造城邑。邑名,亦取二韓屬國名。

    “弁、辰(二)韓,合二十四國,大國四五千家,小國六七百家,總四五萬戶。”約三十餘萬眾。分置藪東三縣與臨泃縣。正當適宜。除去鹽府牢城,四縣計二十八城,除四縣縣治外,餘下二十四城,皆命以二韓屬國名。

    “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節時,薊王攜嬌妻美姬,同赴紫淵王子館,沐浴祓禊。順帶巡視館中建造。紫淵王子館,位於樓桑正南六十裏。輕車、輕舟,半日可達。多次增築,已成塢堡。且又處薊國心腹之地,諸王子入住,自當安全無虞。

    穀雨之後,千裏水田,遍布農人。各家各戶,皆要趕在芒種前,整理好水田,以備育秧。今季,藪中人力充足。雍奴藪米產量,或可一舉超越督亢粳米。與督亢秋成,周典並進。

    還有文安大澤。薊南尹陳群,已築城七座。雖多半還是空城,然搭建草廬,亦足可暫居。城外通渠圩田,自不受所限。雙管齊下,日新月異。陳群一心多用,事事完備。且記憶極佳。諸事繁雜,卻條理清晰,從未出錯。遂令屬吏拜服。二千及冠,果非同凡響。

    百萬畝鹽田,亦傳喜訊。曬鹽正入高產旺季。鹽田建造,遠比稻田簡易。說白了,把泥質灘塗,夯實即可。隻需鹽水不快速下滲,鹽田遂成。

    夏,四月,庚戌(十二日),大雨雹。

    天象異常,當又有三公背鍋。

    42737/481490728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