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52 臥虎藏龍(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282更新時間:2020-07-15 15:45:52

    孫策初來乍到。雖美姿顏,好笑語,卻不敢恣意。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畢竟行伍出身。與經學世家子弟相比,五學根基,相差甚遠。若平常入學,先易後難,循序漸進亦無妨。奈何乃儒宗入門弟子。學壇上下皆以為,必有過人之處。課業之博大精深,可想而知。

    所幸,孫策性闊達。上佳資質,又持之以恒。再得好友龐統,課間私授。豁然開朗,融會貫通。

    謂“鍾鳴鼎食”。自時鍾技藝大成。薊國精準計時器,大行其道。

    太學亦建有自鳴鍾。

    課業,分早中晚:晨讀、晚修、日課。

    日課,又分“大課”與“小課”。因大課多在堂內傳授,故又稱堂課。授業之處,便喚“課堂”。

    “速去課堂。”晨讀畢。見孫策仍苦思榻上,龐統遂下榻喚道。

    “(五經)博士何人?”孫策這便回神。

    “乃南州高士徐稺之子,徐胤。”龐統耳熟能詳:“徐胤,字季登,篤行孝悌,隱居不仕。公府禮請相見,固病不詣。黃巾亂後,寇賊從橫,皆敬其禮行,轉相約告,不犯其閭。”

    好友當麵,孫策不做遮掩,這便笑道:“既隱居不仕,何以至此?”

    “此一時,彼一時也。”從父龐德公,亦是隱士,龐統自有說辭:“時南州高士徐稺,亦屢辟不就。且傳語郭林宗:‘大樹將顛(覆),非一繩所維(係),何為棲棲不遑寧處?’”

    “‘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孫策出口成章。

    “然也。”龐統轉而又道:“可惜郭林宗未遇薊王。徐季登,乃北海一龍之華歆,舉薦薊王當麵。薊王遂命門下主簿孫乾,安車徵辟。並傳語曰:大樹將顛,非一繩所維,孤欲舉國繩之,公願為一股(繩)乎?”

    “舉國為繩,甘為一股。”孫策心有戚戚。

    “我輩皆如此想。”龐統催促道:“速去,遲恐末席。”

    “莫非,居無定席?”

    “伯符兄,莫非不知‘無極座’乎?”

    “未知也。”

    “‘負陰抱陽,衝氣為和’,便是‘無極座’之真意。”龐統語速飛快:“坐榻書案,排如玦。玦,半玉也,圓玉缺半乃為玦。隨天圜樓內分,先來居內,後來居外。不分座次。”

    “原來如此。”玦坐與玦閣同意。天圜樓,本就是上下五重,環形樓宇。“半環曰玦”,內中分割,必是玦形大堂。

    二人這便同下藏書閣,往五經大課堂而去。

    課堂門前,已列隊如龍。

    見龐統後來,便有前人讓位。

    卻被龐統謝絕。安心與孫策,列於隊尾。

    便有人竊問讓位者:“此何人也?”

    讓位者答曰:“豈不聞‘四子’乎?”

    竊問者言道:“古之先賢,豈不知邪?‘堯命四子以敬授民時’。四子,謂: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也。”

    “非也,繆也。”讓位者答曰:“太學四子,非堯帝四子。”

    “何人竟並稱太學?”竊問者頗為不服。

    “周瑜、司馬懿,龐統、諸葛亮。此四子也。”

    42737/573715528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